“不夸張,全國景區都像有1億人!”這個五一,旅游熱爆了,到處都是人海大觀。據統計,今年五一假期,浙江累計接待全域旅游人數3198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390.2億元。漂亮的成績單背后,也有金融機構的火熱助力。
逛濕地游客如織
興力量點綠成金
下沉,是今年五一旅游的一大特色。在三四線小城,年輕人扎堆出游。湖州,作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誕生地,那一抹清新之綠吸引了460多萬游客前來賞春。德清下渚湖濕地風景區,是不少家庭親子出游的熱門目的地,乘著小火車,在宛若迷宮的濕地間蕩一圈,便有神清氣爽之感。
這里不僅是國家4A級景區、國家濕地公園,也是朱鹮易地保護暨浙江種群重建基地、中國最佳生態休閑旅游目的地。園內港汊交錯,湖水清澈,野鳥群息,保持著自然質樸、原始野逸的江南水鄉風貌。
這樣原生態的美景里還蘊藏著巨大的碳匯能力。據權威測評報告,下渚湖濕地公園生態系統固碳類型主要包括森林及灌叢固碳和濕地固碳,碳匯量每年可達16000多噸,通過“賣碳”獲益資金可用于下渚湖濕地綠化“擴面”“水下森林”生態修復等工作,反哺濕地管護生態建設,是點綠成金的又一生動實踐。
下渚湖的這一抹綠,與興業銀行“綠色銀行”名片相映成輝。如何讓濕地與金融碰撞出更大的火花?興業銀行湖州分行將濕地碳匯與還款來源掛鉤,為下渚湖濕地落地首筆7000萬元碳匯開發貸,在滿足下渚湖濕地生態保護提升工程建設資金需求的同時,也參與濕地生物多樣性的保護。權威測評報告指出,該工程完工后,預計可為下渚湖濕地每年增加1800多噸濕地碳匯。
有了金融助力下渚湖濕地開發的先例,長興太湖圖影生態濕地文化園景區的發展也與興業銀行結緣。據悉,該景區總面積5000畝,水域面積3000畝,擁有“面朝太湖,三面環山,腹擁濕地”的獨特旅游優勢,是太湖邊最后一片原生態水漾。這里天然湖泊縱橫交錯,鄉村居民或耕或漁,有著悠久的農耕歷史文化。
2023年,興業銀行湖州分行為長興太湖圖影生態濕地文化園景區生態環境和旅游設施提升工程量身定制金融服務方案,提供項目貸款授信2.2億元,為進一步傳播長興圖影太湖文化、濕地文化提供金融支撐。目前該項目工程正有條不紊地推進中,去年10月,景區第一撥升級改造已經精彩亮相,水上拓展、搖櫓船、鸕鶿捕魚、水上采摘體驗區等游玩項目讓游客大呼過癮。金融助力,濕地的“顏值”與“價值”正在實現雙飛升。
蕩古城衣袂飄飄
促文旅金融助力
在白墻黑瓦的老房子邊,小橋流水的古韻里,到處可見著漢服衣袂飄飄的“小仙女”,不少人還戴著簪花。人山人海的游客,成為了紹興古城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浙江文旅數智通大數據監測顯示,今年五一期間,紹興接待游客同比增長19.7%,增幅位列全省第二,僅次于湖州。在紹興這座古城,也處處可見興業銀行的金融助力。
紹興柯橋,不僅擁有全國規模最大的中國輕紡城,還有柯巖風景區、安昌古鎮、柯橋古鎮等令人心向往之的熱門旅游景點。事實上,每一個光鮮的景點背后,都要經歷一段打磨期。那是基礎設施建設、旅游景區配套建設、綠化建設或生活污水管道建設等階段,而這每一個建設項目,都離不開資金的支持。
數據顯示,截至今年4月末,興業銀行紹興分行轄內旅游產業融資余額達34億元,這些資金流向了紹興文旅建設的各個階段。這背后,也是興業銀行紹興分行與當地政府部門、監管部門在鄉村振興領域多年來的攜手共進。“我們充分發揮興業銀行綠色金融創新產品和服務優勢,積極支持當地文旅經濟發展,為紹興區域內鄉村生態旅游、休閑農業建設提供金融助力,為打造宜居宜游的魅力鄉村和生態紹興助力加碼。”興業銀行紹興分行相關人士表示。
興業銀行與紹興文旅的合作不止于此,項目建設給予資金雨露,景區經營更精心護航。興業銀行紹興分行主動擁抱數字化轉型,以移動支付為支點,為景區打造智慧旅游、紅色旅游提供金融助力。目前,興業銀行紹興分行已成功上線柯巖風景區、大香林、兜率天宮、曹娥景區等區域的線上支付業務,據悉,今年以來,相關行業的支付業務交易金額就超1200萬元,實現了金融科技賦能景區發展。
扎根紹興,融入紹興,服務紹興,在全國文旅競相上演大戲的過程中,興業銀行紹興分行堅持“商行+投行”,服務“國之大者”,響應“民之所盼”,為紹興文旅走向世界貢獻應有之力。
文旅流量背后,是一座城的誠意,也是金融機構的“興意”。未來,興業銀行杭州分行將持續深耕文旅產業,為浙江省“出圈”提供更扎實的金融助力。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第三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