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在2025年博鰲亞洲論壇年會上,中國人民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中國資本研究院院長吳曉求指出,中國經濟今年目標是 5%左右,這是一個非常艱難的目標,我們要通過努力才能夠實現。中國經濟在過去取得的成就大家都看到了,但是未來我們開始遇到很多的困難。
吳曉求(資料圖)
他指出,第一個困難從直接來看就是消費需求不足,我們也采取了很多的措施刺激消費,但消費的刺激是以收入的增長和就業穩定為前提的,我們在這些方面遇到了一些壓力。中國過去是投資推動型的經濟增長模式,慢慢因為我們的供給80%到 90%的領域都存在過剩的情況,所以投資推動型的經濟增長模式要調整,調整到以消費需求包括出口拉動的模式中,所以對我們來說整個環境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消費拉動了經濟增長,很重要的是需要一個比較好的社會保障體系,也就是解除人們消費的約束,這對環境要發生重大的變化,也可能需要一個很長的過程。
第二個約束就是人口的老齡化非常嚴重,人口出生率也不樂觀,這對中國經濟是一個潛在、長期的約束。
第三個約束是我們的債務水平比較高,這有投資和房地產過分投資造成的,所以未來如何在防范債務風險的同時又保證經濟的穩定增長,這是需要政策的高度協調才能完成。
第四個是如何用有效的政策,包括營商環境,也包括完善的法治,包括國有企業、民營企業、外資在內的企業主體有信心,能夠讓資本留下來不流出去,這也是未來改革的重要任務。這些實際上都是未來制約中國經濟發展重要的一些因素,這是關于中國經濟的情況。當然總體而言,因為我們在科技創新方面有新的突破,中國經濟最新的動能是通過科技創新、產業結構的升級迭代和結構轉型,以及改善外部環境,擴大包括外部需求和消費需求在內的需求,現在中國政府也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但這需要一個過程。同時我們的 CPI 也始終處在 0.5 左右的水平,這個水平應該說對發展環境是相對嚴峻的,2%到 3%的CPI 應該是比較恰當的,但是我們現在達不到,所以中國經濟目標很清楚,但是環境還是比較復雜。(羅寧)
新浪聲明:所有會議實錄均為現場速記整理,未經演講者審閱,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來源:新浪網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郵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