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國有六大行成績如何?工行、建行營收同比下滑,凈息差持續承壓

2025-04-02 09:51:22 新浪網  林羽

隨著六家國有大行2024年報的陸續披露,目前年終“成績單”已全部出爐。

2024年,國有六大行累計實現營業收入3.52萬億元,同比下降0.27%;累計實現歸母凈利潤1.4萬億元,同比增長1.78%,以一年365天計算,六大行日賺超過38億元。

受境內人民幣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下調、存量房貸利率調整等多方面因素影響,六大行去年凈息差繼續收窄。其中,郵儲銀行降至1.87%,位居大行首位;交通銀行降至1.27%,居于大行末位。

資產質量方面,截至2024年末,除郵儲銀行不良貸款率較上年末上升0.07個百分點外,其他大行均實現了不良率的下降,不過,郵儲銀行亦是大行中不良率唯一低于1%的銀行。

工行、建行營收同比下滑,

多家大行凈利同比增速不足1%

注:根據銀行年報整理

從營業收入情況看,六家大行中,工行和建行的營收同比出現下滑,分別同比下降2.5%至8218.03億元、下降2.54%至7501.51億元。

從工行年報看出,2024年,該行利息凈收入6374.05億元,比上年減少176.08億元,下降2.7%,占營收的77.6%。同時,非利息收入1843.98億元,比上年減少36.59億元,下降1.9%,占營收的比重為22.4%。其中,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1093.97億元,減少99.6億元,下降8.3%;其他非利息收益750.01億元,增加63.01億元,增長9.2%。

針對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下降的問題,工行解釋為受落實保險“報行合一”政策、公募基金費率改革等因素影響,個人理財及私人銀行、對公理財收入有所減少;擔保及承諾業務費率下降,相關收入有所減少。

而建行的年報顯示,2024年,集團實現利息凈收入5898.82億元,較上年減少273.51億元,降幅為4.43% ,在營收中占比為78.64%。與此同時,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1049.28億元,較上年減少108.18億元,降幅9.35%。

事實上,除了工行和建行,其他四大行的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均較2023年同期有所下降。

凈利潤方面,國有六大行去年的歸母凈利潤均較上年同期上升。其中,2024年,“宇宙行”歸母凈利潤規模仍舊是絕對的王者,實現歸母凈利潤3658.63億元,同比增長0.5%;其次是建行,為3355.77億元,同比增長0.88%;隨后依次是農行、中行、交行和郵儲銀行,分別同比增長4.7%、2.56%、0.93%、0.24%。雖然大行歸母凈利潤均有所增長,不過,工行、建行、交行和郵儲銀行的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速均未超過1%。

資產規模方面,相較于2023年,2024年國有大行資產規模均有所提升。其中,工行去年資產規模超過48萬億元,位居第一;農行資產規模超過43萬億元,排名第二位;建行資產規模同樣超過40萬億元;中行資產規模超過35萬億元;郵儲銀行資產規模超過17萬億元;交行資產規模不足15萬億元。

六大行凈息差繼續承壓,

有高管稱短期內仍面臨下行壓力

注:根據銀行年報整理

2024年,國有六大行凈息差繼續承壓,其中,郵儲銀行凈息差位列大行首位,為1.87%;其次是建行,為1.51%;工行和農行均為1.42%;中行為1.4%;交行排名末位,為1.27%。

與2023年同期相比,六大行2024年凈息差均有所下滑。其中,建行、工行、中行2024年凈息差均較2023年下降0.19個百分點;農行下降0.18個百分點;郵儲銀行下降0.14個百分點;交行僅下降0.01個百分點。

工行行長劉珺在業績發布會上坦言,當下銀行業需要穿越低息差環境。工行壓力大,但也要闖出一條新路。2025年,工行將力爭在國際化等方面發力,并力爭實現收入多元化。

對于凈息差下滑一事,中行行長張輝表示,將繼續把加強凈息差管理作為低息環境下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堅持和發揚前期行之有效的做法,合理控制凈息差變動幅度,積極適應市場競爭需要,著力在轉變業務結構、政策機制、運營模式等方面下功夫,不斷提升經營管理水平。

針對凈息差下降的原因,中行在年報中指出,從資產端看,生息資產平均收益率下降24個基點,主要是受境內人民幣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下調及存量房貸利率調整等因素影響,人民幣資產收益率下降,但外幣資產收益率上升,部分抵消了人民幣資產收益率下降的影響。境內人民幣中長期發放貸款和墊款平均余額在境內人民幣發放貸款和墊款中的占比為74.15%。從負債端看,付息負債平均付息率下降6個基點,主要是本行持續加強負債主動管理,堅持量價協同發展策略,強化存款成本管控,人民幣負債付息率有所下降。

而對于建行去年凈息差同比下降的情況,該行首席財務官生柳榮表示,從今年走勢看仍有一定的下行壓力,但總體的下行幅度將小于去年。

另外,農行董事會秘書劉清表示,展望2025年,從宏觀層面看,經濟長期向好的支撐條件和基本趨勢沒有變,但外部環境帶來的不利影響仍在加深,國內需求不足,風險隱患較多等困難挑戰仍然存在,商業銀行的業務經營也面臨一定挑戰,預計2025年銀行業凈息差仍是承壓的趨勢,農行的凈息差變動亦會與行業趨勢基本一致。

交行去年凈息差雖然僅下滑0.01個百分點,但在國有大行中排名末位。談及息差問題,交行副行長周萬阜表示,近幾年息差收窄壓力較大,去年交行保持了基本穩定。展望2025年,他表示,息差在短期內仍面臨一定下行壓力,資產端,受LPR下調、存量房貸利率調整等政策性因素的持續影響,疊加有效需求偏弱背景下,行業競爭加劇的資產收益率仍面臨下行壓力;負債端,受外部環境變化及客戶偏好等因素共同影響,當前存款結構依然延續了定期化、長期化趨勢,一定程度上延緩了整體存款平均成本率的下行。

郵儲銀行去年不良率上升,

六大行零售貸款不良率抬升

注:根據銀行年報整理

資產質量方面,截至2024年末,除郵儲銀行不良貸款率較上年末上升0.07個百分點外,其他大行均實現了不良率的下降,不過,郵儲銀行亦是大行中不良率唯一低于1%的銀行。

具體來看,郵儲銀行去年不良率僅為0.9%;中行不良率為1.25%;農行不良率為1.3%;交行不良率為1.31%;工行和建行不良率均為1.34%。

與此同時,六大行2024年的不良貸款余額均較上年末有所增長,其中,不良貸款余額最高的是工行,最低的是郵儲銀行。

值得注意的是,六大行去年個人貸款不良率均同比有所抬升,而公司貸款不良率則均有所下降。

針對資產質量問題,中行副行長武劍指出,從集團不良新生成情況看,目前保持大體穩定,境外新發生不良有所下降,境內部分重點領域承壓。對公方面,房地產行業仍是目前境內新發生不良的第一大行業,但風險已經逐步出清,同比已呈現下降趨勢;個人業務方面,個人經營貸款和按揭貸款新發生不良同比增加,資產質量壓力仍存在。受上述業務風險上升的影響,中行關注類貸款、逾期貸款有所增加。

數據顯示,中行去年個人貸款不良率從2023年的0.76%增至去年的0.97%;企業貸款和墊款的不良率則從2023年的1.48%降至去年的1.26%。

交行副行長顧斌表示:“今年以來,我行仍在繼續有序推進重點領域風險化解措施,將繼續發揮國有大行主力軍作用,統籌抓好業務發展和風險控制,有信心在2025年繼續保持資產質量穩定。”

不過,顧斌同時也提出了目前在資產質量管控方面面臨的壓力,一是目前部分房地產企業的內生性現金流仍未完全恢復,項目銷售未完全回暖,該領域一部分貸款仍面臨下遷不良的壓力;二是去年以來,銀行業零售業務風險整體有所增加,預計今年對資產質量帶來一定壓力;三是國際形勢目前比較復雜,需要進一步防范外部沖擊對一些企業帶來的影響,進而可能會對資產質量帶來管控壓力。

截至2024年末,交行個人貸款不良貸款率較2023年末升至1.08%,相對而言,公司類貸款不良率較2023年末下降至1.47%。

深入推進數字金融建設,

多位大行高管談人工智能發展

科技金融作為金融“五篇大文章”之首,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力量重塑經濟格局,成為驅動新質生產力蓬勃發展的關鍵引擎。

工行副行長張守川介紹,從投向上看,工行聚焦高質量發展,以領軍銀行姿態做好五篇大文章,科技金融保持領先,戰略性新興產業貸款余額突破3.1萬億元,科技型企業貸款近2萬億元,均居同業首位。

數字化轉型方面,中行副行長蔡釗介紹,2024年,中行主動融入新一輪的科技革命浪潮,堅定落實做好五篇大文章與總體國家安全觀的戰略部署,統籌發展和安全,深入推進數字金融建設,打造數科技創新引擎,主要做了兩大方面工作,一是向上引領,打造金融科技創新高地;二是向下扎根,筑牢數字金融發展基礎。

談及下一步發展,中行方面表示,將響應時代的號召,堅持守正創新,深入推進數字化轉型,提升金融服務的便利性和競爭力。

建行行長張毅則表示,2025年,建行將實施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重點通過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推動科技創新、引領升級生產力、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等措施來激發經濟的活力。

此外,交行副行長、首席信息官錢斌在業績會上表示,交行一直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將數字化新交行的建設作為集團戰略推進的重要突破口,以促進五篇大文章協同發展。

現如今,人工智能技術的快速發展正在深刻重塑銀行業務布局與服務模式。中行副行長張小東表示,截至目前,中行已為人工智能產業鏈企業提供授信支持達3300億元。未來,中行將根據人工智能產業鏈發展趨勢,不斷加強對核心企業上下游全產業鏈客群的綜合化金融服務,扎實推進5年人工智能產業鏈萬億專項綜合金融支持計劃落地,為“人工智能+”行動提供全鏈條金融服務保障。

錢斌也表示,交行一直以來高度關注人工智能技術的快速發展,在2021年便已提出打造人工智能作為交行新名片的發展目標。近年來,交行主要圍繞“降成本、控風險、創價值、優企業”推動人工智能的應用。不過,考慮到當前人工智能在應用上還存在一定不確定性,甚至可能會存在AI幻覺。因此,交行的基本策略是先對內后對外,先局部后整體,會把降成本和控風險作為優先考慮的事項。

談及近期受到諸多關注的DeepSeek大模型,張守川介紹,工行在同業中率先完成DeepSeek大模型私有化部署,并接入工行自己的“工銀智涌”大模型矩陣體系,進一步豐富了工行的新質生產力版圖。

農行行長王志恒也表示,DeepSeek發布的高性能大模型引發全球關注,農行積極跟進,完成了DeepSeek全系列大模型在行內的部署運用,主要在智慧辦公、智慧營銷等多個領域進行了深入的應用,目前也取得了初步的良好效果。

(責任編輯:王曉雨 )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郵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看全文
寫評論已有條評論跟帖用戶自律公約
提 交還可輸入500

最新評論

查看剩下100條評論

熱門閱讀

    和訊特稿

      推薦閱讀

        久久亚洲精品11p| 国产乱人伦app精品久久| 国产精品电影久久久久电影网| 久久se这里只有精品| 国产精品喷水在线观看| 国产自啪精品视频网站丝袜| 国产精品成人亚洲| 精品国产理论在线观看不卡|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jk制服| 香蕉久久国产精品免| 久久香综合精品久久伊人|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色花堂| 真实国产精品vr专区| 亚洲2022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 亚洲精品成人区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天海翼| 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蜜臀浪潮|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www|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 精品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嚕嚕亚洲av| www.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乱码在线观看| 国产日韩精品在线|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网站|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中文|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99| 国产真实伦偷精品| 亚洲AV无码精品国产成人| 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98| 日韩精品无码AV成人观看| 久久亚洲精品视频| 精品91自产拍在线观看 | 国产高清国产精品国产专区| 日韩精品免费在线视频| 99久久99这里只有免费的精品| 四虎国产精品永免费| 国产精品黄页在线播放免费| 国产精品美女一区二区三区 | 天堂精品高清1区2区3区| 在线精品视频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