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糧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糧科技)于7月2日晚通過公告宣布轉讓4030.95萬股徽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徽商銀行)股份,“該股權已完成過戶登記,公司不再持有徽商銀行股權”。
公告指出,中糧科技在2024年12月19日的董事會會議上決議通過了轉讓該股權的議案,并于2025年3月31日以1.03億元的掛牌價將上述股份轉讓給安徽省投資集團控股有限公司。根據合同約定,中糧科技已收到全部股權轉讓款,并于近日確認該股權轉讓已完成過戶登記手續。此次交易后,中糧科技不再持有徽商銀行的股權。
去年12月,中糧科技曾就公開掛牌轉讓所持徽商銀行股權進行公告,稱所持4030.95萬股股權將以1.56億元公開掛牌轉讓。今年2月該筆股權上架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掛牌的轉讓底價為1.25億元,相較此前公告中的價格約打了八折。需要注意的是,當時中糧集團也掛牌徽商銀行股份,擬轉讓3810.75萬股,轉讓底價為1.18億元。
2024年以來,國資央企轉讓金融機構股權動作頻頻,多家中小銀行的股權都曾被國資央企股東掛牌轉讓。相關業內人士接受每經記者采訪表示,這些動作發生在“退金令”背景之下,國資央企整合與優化旗下涉金融類型的業務,將精力與資源聚焦在更重要的主業方面。中糧科技在去年12月份的公告中提及,此次掛牌轉讓徽商銀行股權是為了聚焦主業、優化資產結構,符合公司戰略發展和經營需要,通過清理退出與主業協同不強的參股金融機構,有利于防范金融風險,更好服務實體經濟和企業高質量發展。
徽商銀行是全國首家由城市商業銀行和城市信用社聯合重組成立的區域性股份制商業銀行,于2013年11月登陸港交所,成為第二家赴港上市的內地城商行。而中糧科技在其上市之前便已入股,曾連續多年收到徽商銀行派發的現金股息。
從財報來看,該行去年的營收為371.3億,同比增速2.1%,這是連續第三年增速不到3%,且低于其他可比上市城商行。凈利潤方面,其2024年實現159.17億元,同比增長6.18%,這是連續第二年個位數增速,此前除了2020年特殊情況,該行從未出現連續個位數增長的情況。
截至2024年末,徽商銀行資產總額20137.53億元,較上年末增加2076.09億元,增幅為11.49%。這是徽商銀行的資產規模歷史性地首次跨越2萬億大關,位于我國上市城商行第七位。報告期內,徽商銀行客戶貸款及墊款總額10021.66億元,較年初增加1279.43億元,增長14.64%。其信貸資產增速顯著高于整體資產規模增速,且已經連續14年保持兩位數增長。
徽商銀行行長孔慶龍在2024年財報中表示,為促進資產質量躍升,徽商銀行成立了不良資產重點項目清收調度工作領導小組。在處置不良資產方式上,徽商銀行采用了核銷、重組、轉讓和資產證券化等多種途徑。2024年,該行不良貸款余額為98.76億元,較2023年末減少11.46億元,將不良貸款率降至了1%以下,這是2016年以來首次。
截至去年末,其個人貸款不良貸款金額達44.99億元,較年初增加15.62億元;關注類貸款增加了43.56億元,達到113.74億元。據東方資管此前發布的《中國金融不良資產市場調查報告》顯示,關注類貸款中有10%-20%可能轉變為不良貸款。這意味著徽商銀行2024年新增的關注類貸款中,可能存在著4.4億元-8.7億元的潛在不良貸款。
需要注意的是,信貸業務規模的迅速增長有利亦有弊。最直觀的體現便是監管處罰,據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公布數據不完全統計,2024年徽商銀行收到的行政處罰金額約為2161.63萬元,較2023年增加近500萬元,其中百萬級罰單有6張,每一張均涉及信貸業務違規。
按照行政處罰的披露時間統計,2024年金融監管總局共處罰了24位徽商銀行職員,其中包括該行分支機構時任/歷任行長15人,處罰內容不僅含有警告與罰款,且時任徽商銀行合肥分行行長何濤對超授信額辦理票據貼現業務行為負有責任,被給予了禁止從事銀行業工作終身的處罰。
鑒于港股市場流動性等原因,徽商銀行股價絕大多數時間在2港元-3港元區間運行。積極的一面在于,徽商銀行的股價從去年12月開始持續回暖,目前已經逼近歷史新高。而徽商銀行也借勢進行了分紅,5月15日宣布擬每10股分紅2.1元人民幣。
對于回歸A股,徽商銀行早在2019年9月29日開始進入A股上市輔導備案階段,目前其上市輔導機構為中信證券和國元證券。但在此期間,公司治理、主要股東股權糾紛、業績及內控問題等,使其回A股上市夢不夠平坦,以上種種也考驗著這家知名城商行在關鍵的十字路口能否順利過關。
全文參考資料:每日經濟新聞、上海證券報、和訊網、公開數據等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郵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