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今年A股市場最火熱的板塊,銀行股肯定能占一席,多家銀行股價接連創新高,不少投資者也一直將目光瞄向銀行股。
近日,興業銀行披露的2025年上半年業績引發了業內關注。半年報顯示,其前十大股東中“大家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傳統產品”持股比例為3.09%,與一季度末首次進入十大股東名單時持股數量保持一致。
銀行股一路上漲,保險的投資思路也在分化。記者注意到,有的保險公司逢高減持城商行股份,但是也有不少保險公司繼續往里沖。
保險公司為何“癡迷”銀行股?“近年來,險資對銀行股的舉牌動作頻繁,尤其在港股市場表現突出。主要包含三大原因:?高股息與穩定收益?,銀行股因其穩定的股息收益(平均3%~5%)成為險資配置的理想選擇,尤其在利率下行環境下,銀行股的分紅優勢凸顯?;?政策引導與會計準則調整?,監管部門鼓勵險資作為長期資本入市,新會計準則要求險企配置高股息資產以平滑利潤波動,銀行股符合這一需求?;?估值低位與防御屬性,當前銀行股估值處于歷史低位,且作為經濟‘壓艙石’,具備抗周期性和政策支持優勢,吸引險資增持?。”中國投資協會上市公司投資專業委員會副會長支元培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大家人壽擬長期持有興業銀行
大家人壽與興業銀行的“緣分”始于今年一季度。興業銀行一季報的股東信息中,“大家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傳統產品”新晉成為該行第六大股東,持有約6.54億股股份,占該行總股本的3.15%。此外,興業銀行董事會會議審議通過有關提名郁華為董事候選人的議案,郁華現任大家人壽黨委書記、總經理。
7月2日,金融監管總局核準郁華興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的任職資格。
近日,興業銀行半年報如期發布,在半年報的股東信息中,“大家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傳統產品”持股比例3.09%。“大家人壽看好興業銀行經營穩定性和未來增長潛力,擬長期持有。”大家保險集團方面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對于這項投資,主要有兩個層面考慮。一是投資業務上,既積極響應中長期資金入市的政策號召,也看好銀行業長期發展前景。二是銀保業務協同方面,將通過加強雙方合作,提升銀保協同一站式客戶服務價值,滿足當前市場財富管理需求。
今年上半年,大家保險集團整體實現綜合收益率5.5%,延續上年以來收益提升態勢。大家保險集團表示,大家保險不斷健全資產負債聯動機制,推動資產端與負債端的相向而行,在業務規劃、產品管理、投資管理、財務管理和風險管理等關鍵環節強調資產與負債匹配,做好戰略資產配置規劃頂層設計,強化投資能力建設,樹立絕對收益理念,確保投資端穩定輸出,實現投資收益對負債成本的有效覆蓋以及久期缺口持續縮短目標,持續提升資產負債匹配度。
五大上市險企上半年股票投資余額增加超4000億元
投資歷來都是保險公司收益來源的大頭,持續強化投資能力也是各家保險公司的工作重點。
金融監管總局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我國保險公司資金運用余額突破36萬億元,同比增長17.4%。記者注意到,保險資金股票投資占比連續五個季度環比提升,截至今年上半年投向股票的資金余額為3.07萬億元,上半年凈增加額達到6406億元,其中二季度單季凈增加2513億元,再創新高。
而這背后跟政策和險資需求息息相關。自鼓勵中長期資金入市,以及“大型國有保險公司從2025年起每年新增保費的30%用于投資A股”提出以來,險資在資本市場的表現備受矚目。
從五大上市險企的半年報也可看出一二,上半年各家險企投資資產均較年初實現增長。在增加的投資資產中,權益類資產是重要組成部分。半年報數據顯示,A股五大上市險企上半年末股票投資余額總計為1.8萬億元,較去年末增加了超過4000億元。
截至6月末,中國人壽股票投資金額6201.37億元,較2024年末增加1190.54億元,占比從7.58%提升至8.70%。在中期業績報告發布會上,中國人壽副總裁兼董事會秘書劉暉介紹,自去年以來,中國人壽堅定看好權益市場的投資機會,加大了投資力度,上半年權益資產配置規模新增超過1500億元。
截至6月末,人保集團股票投資資產規模946.25億元,較2024年末的602.49億元增加343.76億元,在總投資資產中占比從3.7%提升到5.4%。中國人保副總裁才智偉在半年業績發布會上介紹,截至6月末,人保集團A股投資資產規模較年初增長26.1%,在總投資資產中占比提升了1.2個百分點。
截至6月末,中國平安股票投資規模為6492.94億元,較2024年末的4373.79億元增加2119.15億元。中國平安股票投資占投資總額的10.5%,較年初增加2.9個百分點。
上半年,中國太保總投資收益率為2.3%,綜合投資收益率為2.4%。從資產配置來看,中國太保核心權益(股票和權益型基金)占比11.8%,較上年末上升0.6個百分點。其中股票規模為2831.25億元,較上年末增加280.6億元。
截至2025年6月30日,新華保險股票投資總額為1521.26億元,較2024年末的1407.15億元增加114.11億元。其中,高股息OCI類權益工具投資表現尤為突出,由年初的306.40億元增長至374.66億元,增加了68.26億元。
東莞證券研報分析稱,保險資金規模快速增長,在“慢牛”行情與中長期入市政策推動下,權益投資比例持續提升。險資通過增配股票、參與長期股票投資試點,深度布局權益市場,分享經濟轉型與市場上漲紅利。高股息資產打底、成長板塊增強收益彈性,權益投資成為資產端收益增長核心驅動力,預計將持續增厚險企投資收益、優化投資組合回報。
年內險資已“掃貨”多家銀行股
值得一提的是,看好銀行股的不只是大家保險,民生保險、平安人壽、新華保險、瑞中保險等機構已在年內舉牌銀行股。
在上述保險機構中,舉牌銀行股最頻繁的莫過于中國平安,上半年中國平安旗下的平安人壽已連續多次舉牌招商銀行、農業銀行、郵儲銀行等銀行股。
在半年業績發布會上,中國平安管理層也對舉牌給出了回應。“從去年到今年,監管推出了一系列政策,這些政策有三大特點:效果特別明顯、政策發力很準、推動長期投資的可持續性。”中國平安總經理兼聯席首席執行官謝永林答記者問時表示,中國平安作為耐心資本、長期資本也會適度加大權益配置,并圍繞代表新質生產力的成長板塊和高分紅的價值股兩個重點方向進行布局。
“險資舉牌銀行股,核心邏輯是‘資產荒’下的確定性溢價。長端利率快速下行,傳統固收收益逼近負債成本紅線;銀行板塊股息率普遍在5%以上,高于10年期國債200bp(基點),且分紅穩定、資本充足率回升,兼具債性與股性。”國際注冊創新管理師、鹿客島科技創始人兼CEO盧克林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書面采訪時表示,監管層面,償二代二期對銀行股風險因子下調,資本占用降低約三成;IFRS9(新會計準則)下高分紅銀行可平滑利潤表波動,險資舉牌后計入FVOCI(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既鎖定票息又避免市價劇烈沖擊凈值。簡單講,這是當下唯一能同時滿足收益、償付能力與會計訴求的“準固收”資產。
雖然險資在年內已多次舉牌銀行股,但從業者和券商分析師認為未來增配銀行股的空間依然很大。“險資對銀行股的增配空間可以從兩個方面進行考慮。”天風證券分析稱,一方面是新增保費投資A股帶來的增量資金。另一方面是用足權益類資產配置上限帶來的增量資金。
中國銀河證券亦表示,預計低利率環境下“資產荒”現象仍將延續,險企對于穩健高收益資產具有長期配置需求。當前銀行板塊股息率約4%,仍處于行業前列,H股股息率更加顯著,且銀行分紅穩定、估值較低、業績波動較小,有望持續吸引險資流入。此外,考慮到中小險企將自2026年1月起實施新會計準則,銀行板塊增量資金有望進一步擴容。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郵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