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今天下午有一筆中行3億元的貸款,這是第一筆按照LPR基準利率執行的。”9月25日,一位華南電子制造企業財務總監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存量貸款還是按照基準利率,新批下來的貸款按照LPR基準定價,利率沒有變。
8月16日,央行公告改革完善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形成機制以來,各地金融機構正加緊切換系統。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獲悉,監管對LPR落地的要求是“358”。具體為,截至今年9月末,全國性銀行業金融機構新發放貸款中,應用LPR做為定價基準的比例不少于30%;截至12月末,上述占比不少于50%;截至2020年3月末,上述占比不少于80%。
“358”目標與MPA齊落地
一位華東城商行人士對記者表示,當地銀行的LPR落實情況已與MPA考核掛鉤。若不達標“一票否決”,考核等級為C。
8月26日,央行召開會議指出,各金融機構要抓緊推動LPR運用,盡快實現新發放貸款主要參考LPR定價,堅決打破貸款利率隱性下限,推動貸款實際利率進一步下降。
在實際執行中,各金融機構進展不一。
國有大行中,工商銀行(601398,股吧)行長谷澍在該行2019年中報業績會上表示,今年上半年,工行新發放LPR貸款占全部新發放貸款的48%,約1.4萬億;尚未使用LPR的貸款主要是個人住房貸款和一些其他個人貸款。
建行高管在中報業績會上指出,LPR貸款定價有“358”要求,目前LPR貸款占新增貸款的56%,9月用LPR定價的新增貸款肯定超過30%。
股份行中,興業銀行(601166,股吧)回應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稱,目前對公逐步向客戶推廣LPR,個人住房按揭貸款從10月8日起全部參考LPR定價。
一位華南股份制銀行人士對記者表示,該行9月初下發LPR在普惠金融貸款定價中的運用要求,合同填寫與系統錄入模板已設定好。“按照LPR作為基準執行,但利率還是按之前談好的,比如15年期貸款上浮20%即5.88%,按LPR就是上浮163BP。”
上述華南股份行還要求,從9月1日起,新發生對公固定利率貸款和一年以內(含)浮動利率貸款(包括普惠貸款),簽訂合同時必須應用LPR定價;對于一年以上浮動利率對公貸款,原則上也要求應用LPR定價。對于個人貸款等暫不具備轉換條件的業務,總行已經著手開展合同修訂、系統改造,也將逐步落地。存量貸款仍可執行央行基準利率,后續轉化要求將統一通知。
城商行方面,浙江省某城商行人士對記者反饋稱,今年底LPR的工作布置可達50%,明年一季度末將達80%。廣東南粵銀行表示,目前LPR在對公貸款、零售貸款包括個人住房貸款的落地工作已臨近尾聲,按照央行“358”規定,在今年四季度完成新增貸款不低于50%,明年一季度之前80%,二季度力爭實現100%。
LPR系統改造
“我行的信貸系統改造在10月8日之前可以改造完畢,相應技術細節可以實現。”廣東南粵銀行回應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稱。
數位業內人士表示,在公司信貸領域,定價原則基本為原基準利率的倍數;在個人信貸領域,主要是個人住房貸款按照原基準利率上下浮動,消費類貸款一般按照風險偏好自主定價。
一位華北股份制銀行人士表示,在銀行系統中,目前只能選擇原基準利率的倍數,對于新增貸款,已開始使用LPR作為定價基準,但需手工添加。
“這對于銀行而言,是兩種邏輯的切換。”上述華北股份行人士解釋稱,原對公貸款利率定價是按照倍數原則,即基準利率上下浮動一定的百分比;若按照LPR定價的貸款利率,是按照LPR利率加減一定點數而成。
華東某城商行人士表示,LPR貸款系統改造中,需要花大力氣做的主要有兩點:一是改造的系統數量多、關系復雜;二是需讓客戶逐步接受LPR定價。
利率市場化考驗的是銀行核心系統的搭建。興業銀行回應稱,該行零售個貸系統相對獨立,需對新增的5年期LPR做相應改造,改造工作量較小,目前已于計劃時間內完成。
該行還指出,LPR的市場化特征對系統提出了較高要求,該行2016年完成的V3核心系統可根據利率市場化后可能面對的業務場景將各項業務元素做參數化處理,通過參數配置可支持使用LPR1年期、5年期貸款定價。
另一股份行人士表示,切換LPR定價的方式是,一般1年期以內貸款、5年期以上貸款分別參考對應的1年期、5年期LPR,1-5年貸款可由各分支機構自主選擇要參考的期限品種。
在貸款重定價周期上,多位業內人士表示,目前總行建議新的貸款合同重定價周期以“按年重定價”模式。
一位業內人士表示,雖然央行每月20日公布最新LPR報價,但目前業內仍傾向于按照每年修訂一次LPR為基準的貸款利率。“如果按照央行公布LPR實時更新,不僅銀行資產負債管理不好把握,企業財務也因付息水平波動而不易掌握。”
FTP盈虧平衡點
“總行要求分支行定期關注FTP盈虧平衡點。”一位股份行人士表示,根據FTP來確定銀行和客戶都能接受的LPR期限品種和加點數。
FTP(內部資金轉移定價)是銀行核算業務資金成本或收益的方式。光大證券(601788,股吧)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師張旭表示,FTP利率通常使用成本加成法,以商業銀行的成本(主要為資金成本)為基礎,加點形成行內的FTP利率。
張旭表示,有的投資者認為,利率市場化改革的關鍵是完善商業銀行的FTP定價機制,這個觀點顛倒了事物的因果關系。改革的關鍵應是完善LPR形成機制,這有助于提高商業銀行FTP定價的質效。
“LPR給銀行帶來一個更大的挑戰是定價能力建設。”農業銀行(601288,股吧)副行長張克秋在中報業績會上表示,銀行需建設內部的FTP收益率曲線,考慮銀行利率賬戶風險等。
雖然各家銀行先后表態LPR對息差影響有限。不過,“LPR的運用變相降低基準利率,短期內銀行利差可能會縮小,對銀行的科學內部定價能力、風險定價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一位銀行業人士直言。
一位國有大行人士指出,LPR定價錨定的是市場綜合均衡定價,不僅是央行確定的一個基準價格。因為如果只是修改一個計價公式,反推式定價解決不了根本問題。
他認為,新的基準利率的確應與市場逐步掛鉤。目前,各家銀行是基準利率基礎上加上行政指導形成實際利率,短期的LPR形成機制不會偏離傳統基準太遠。隨著各銀行自主定價越來越多,利率水平隨市場波動,最終形成央行的LPR定價機制。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