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以來,我國村鎮銀行合并重組有明顯加快趨勢。自2024年監管部門將中小銀行改革化險列為金融工作的重點任務,明確提出“減量提質”的指導方針,批量的村鎮銀行被主發起行吸收合并或解散。
根據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數據,截至2024年末,我國共有銀行業金融機構法人4295家,相較于2023年末的4490家減少了195家。其中,農村商業銀行、農村信用社、村鎮銀行分別較上一年減少44家、41家、98家。
截至目前,村鎮銀行改革化險已經探索出不少路徑,例如村鎮銀行被合并后變為新設支行(簡稱“村改支”)、村鎮銀行被合并后變為新設分行(簡稱“村改分”)、村鎮銀行被收購等模式。
村鎮銀行改革化險節奏明顯加快
5月24日,江蘇銀行(600919)公告,近日,該行收到《寧波金融監管局關于江蘇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寧波分行開業的批復》,同意該行寧波分行開業。公告顯示,江蘇銀行這一新分行來源于對村鎮銀行的收購。
該議案最早要追溯到2024年11月27日,經江蘇銀行第六屆董事會會議審議通過,該行董事會同意《關于江蘇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收購寧波江北富民村鎮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設立分行的議案》。
據了解,寧波江北富民村鎮銀行成立于2011年,原由盛京銀行100%持股。今年2月,寧波江北富民村鎮銀行100%股權現身沈陽聯合產權交易所,轉讓方為盛京銀行,轉讓底價為1.2億元。截至2024年11月30日,寧波江北富民村鎮銀行總資產為2.04億元,當年實現營業收入423.87萬元,凈利潤虧損68.8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村鎮銀行改建為分行的案例此前較為少見,且用的是跨省收購村鎮銀行的方式。過往經驗來看來看通常改建為省內支行較為常見,且此舉系在當地設有分行的前提下完成。
2020年,《商業銀行法修改建議稿》明確區域性商業銀行經營的屬地原則:“商業銀行應當根據本銀行類型、規模和業務實際,制定特色化、專業化的發展戰略。城市商業銀行、農村商業銀行、村鎮銀行等區域性商業銀行應當在住所地范圍內依法開展經營活動,未經批準,不得跨區域展業。”
類似的案例還有去年6月21日,國家金融監管總局廣東監管局批復,同意東莞農村商業銀行吸收合并惠州仲愷東盈村鎮銀行和東莞大朗東盈村鎮銀行。同時,根據下一步安排,惠州仲愷東盈村鎮銀行改建為東莞農村商業銀行惠州分行,東莞大朗東盈村鎮銀行改建為東莞農村商業銀行大朗支行下屬分支機構。據了解,這是全國農商行體系內的首例“村改分”,但并未涉及跨省。
近日,常熟銀行(601128)也宣布董事會審議通過關于吸收合并江蘇省內三家村鎮銀行并設立分支機構的議案。此次被吸收合并的三家村鎮銀行分布于江蘇省內不同區域,然而其原主發起行背景各異,江蘇寶應錦程村鎮銀行主發起行為成都銀行(601838),在今年1月,常熟農商行獲批受讓其全部股權,實現了100%控股;江蘇江寧上銀村鎮銀行由上海銀行(601229)、境內6家非金融機構企業法人共同發起設立。
對于常熟銀行來說,通過“跨行”吸收其他村鎮銀行,能進入宿遷、寶應、江寧等地,避免了異地設立分支機構的審批限制,同時也能達到與風險化解的雙重目標。
事實上,今年“村改支”“村改分”改革勢頭非常大,案例也逐漸增多,村鎮銀行正在加速“退場”。
湖北荊門農商行計劃于6月19日召開股東會,審議吸收合并旗下唯一一家村鎮銀行——湖北荊門掇刀楚農商村鎮銀行的清產核資結果及股權處置方案。
江門農商行在5月13日召開的臨時股東大會上,審議通過了吸收合并龍川融和村鎮銀行、饒平融和村鎮銀行的議案及實施方案。
盛京銀行5月6日公告,該行擬定于6月13日召開年度股東大會,并將審議關于收購旗下持股的沈北村鎮銀行、法庫村鎮銀行、新民村鎮銀行、遼中村鎮銀行其他股東股份并將其改建為分支機構暨吸收合并的議案。
村鎮銀行的發展歷程及出路
我國村鎮銀行的出現最早可以追溯2007年,四川儀隴惠民村鎮銀行作為全國第一家村鎮銀行掛牌成立。
村鎮銀行成立的初衷是為了補農村金融的短板,解決農民貸款難、融資貴的問題。其從定位、性質到準入門檻都不同于其他銀行。例如注冊資本,村鎮銀行根據設立地、設立類型不同而要求不同,最低限額從 100 萬元到 1 億元,這也是它后來可以快速發展的原因之一。
然而很多村鎮銀行成立后將原本“服務三農”的銀行開始逐漸轉向城鎮市場。例如存款業務,在國有大行的存款利率在2%左右的時候,但有些村鎮銀行直接開到4%以上甚至到5%,吸引了不少城鎮儲戶,甚至出現跨區域放貸,還有掩蓋不良資產等行為,進一步加劇了銀行的風險暴露。
從最初的政策紅利,到后來的內卷亂象,再到如今的合并重組,每一步都折射出監管部門對金融效率和風險防控的高要求。
今年1月份,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召開2025年監管工作會議,明確將加快推進中小金融機構改革化險作為監管重點任務。未來,農村金融服務可能會更多依托大銀行的網絡和實力,而不是依賴數量龐雜的小銀行。
“村改支”“村改分”改革的推進,正對農村金融服務體系產生積極、正面的影響。通過整合資源,村鎮銀行可實現規模經濟效應,降低運營成本,提高資源配置效率。村鎮銀行與主發起行或其他金融機構合并后,可共享技術平臺、客戶資源和業務渠道,提升自身的金融服務能力。
“村鎮銀行”的慢慢消失,會不會導致農村地區的金融服務進一步萎縮?事實上,對整個銀行業來說,這既是挑戰也是機會。業內人士紛紛表示,其實不必過于悲觀,政府推動合并重組的目的不是為了讓農村金融“消失”,而是為了讓它更加健康、穩定。可以預見,村鎮銀行改革重組有望在2025年迎來新的高潮,行業生態有望進一步優化,將向“減量提質”方向發展。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郵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