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消費金融市場刮起整頓風暴。
日前,河南農商銀行、工商銀行河南省分行、中國銀行(601988)河南省分行等多家銀行發布關于規范汽車消費金融業務的聲明,直指“高息高返”模式下高額傭金、誘導消費等行業亂象,從利率管控、傭金規范等方面劃定業務紅線。
值得注意的是,在金融機構主動規范業務的同時,監管層與行業協會正形成治理合力。今年1月,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重慶監管局率先發布通知,要求相關金融機構推進汽車貸款業務“高息高返”整改;5月以來,四川、河南開封、河南信陽等地陸續發布關于汽車消費金融業務的自律公約,從行業層面搭建規范框架,推動汽車消費金融市場告別無序競爭,邁向合規發展。
河南多家銀行集體發聲規范汽車金融
此前已印發通知整頓行業亂象
6月16日,河南農商銀行發布聲明稱,將堅持合規經營,維護市場公平競爭環境,切實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依法合規開展汽車消費金融業務。
聲明提到,即日起,規范貸款產品定價,嚴格控制購車客戶融資成本,從源頭上遏制高傭金問題,原則上實際對客利率定價,年化后不得高于當期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發布的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的2倍(即年化利率不超過6%,五年信用卡分期費率不超過16%)。
同時,規范傭金支付行為,杜絕汽車經銷商強制或原則性向客戶推介高傭金汽車金融產品,杜絕經銷商利用高傭金故意壓低汽車銷售價格并誘導消費者提前歸還貸款或扭曲消費者真實貸款意愿、真實貸款期限的需求的套利行為,不得通過向合作方支付高額傭金的方式誘導合作方隱瞞實際融資成本或誘導消費者選擇高傭金汽車金融產品,增加消費者的借貸成本,進而損害消費者以及金融機構的利益,穩定省內汽車消費金融市場,促進汽車消費提升。
據新浪金融研究院不完全統計,截至6月17日12時,已有工商銀行(601398)河南省分行、中國銀行河南省分行、交通銀行河南省分行、郵儲銀行河南分行、平安銀行(000001)鄭州分行、民生銀行(600016)鄭州分行、浙商銀行鄭州分行、廣發銀行鄭州分行、中信銀行(601998)鄭州分行和中原銀行等10家河南省銀行集體發聲規范汽車消費金融業務。
這一行動與前期政策導向形成呼應。今年3月,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河南監管局聯合河南省委金融辦、河南省發展改革委、河南省商務廳共同印發《關于做好金融支持擴大消費工作的通知》,鼓勵金融機構合理優化汽車貸款業務,適當減免提前結清貸款產生的違約金,豐富汽車金融產品供給,有效降低汽車保險保費等。
此外,政策強調,嚴禁通過高息高返拓展業務,嚴禁通過向客戶轉嫁返傭成本提高利費水平。加強汽車經銷商行為管理,合法合理確定傭金水平。
據了解,作為國內汽車消費大省,河南的汽車市場活力顯著。根據乘聯會和保險公司發布的新車上牌數據,2024年,該省乘用車上牌量為139.8萬輛,排名全國第五,中部六省第一。
“高息高返”滋生車貸亂象
已有銀行出手整頓
近年來,汽車金融服務已成為多家銀行的戰略發力重點。
2024年銀行年報數據顯示,汽車類貸款業務增長態勢顯著。例如,截至2024年末,交通銀行(601328)信用卡貸款余額5382.77億元,較上年末增幅9.94%。其中,汽車分期余額較上年末增加674.16億元,增幅240.10%;平安銀行汽車金融貸款余額2937.95億元,全年個人新能源汽車貸款新發放637.68億元,同比增長73.3%。
值得關注的是,在市場擴張過程中,部分銀行以高額傭金吸引汽車經銷商與其合作,通過提供較長期車貸以獲取利息收入,汽車經銷商則通常會將部分銀行返傭轉化為車價折扣吸引消費者貸款,逐步形成了“高息高返”的業務模式。
然而,“零利息”“車價優惠”的營銷外衣下,有時隱藏著返傭機制不透明、違約條款模糊、利率過高等陷阱,既損害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也擾亂了汽車市場的正常秩序。
此外,對于銀行而言,利潤空間收窄、風險增長等問題也陸續凸顯。
一方面,經銷商引導“長貸短還”嚴重擠壓銀行利潤空間,銀行息差已至歷史低位。數據顯示,2024年一至四季度,我國商業銀行凈息差呈下降趨勢,各季度分別為1.54%、1.54%、1.53%、1.52%;2025年一季度,商業銀行凈息差進一步收窄至1.43%,較去年四季度末下降9個基點,再創歷史新低。
另一方面,黑貓投訴 【下載黑貓投訴客戶端】平臺數據顯示,銀行在汽車金融領域的投訴量急劇攀升,車主投訴集中在實際利率過高、與貸款承諾不符,以及提前還款受限且未被告知收取違約金等問題。
此次河南多家銀行的集體發聲正直指“高息高返”模式下滋生的行業亂象,從利率管控、傭金規范等方面劃定業務紅線。
事實上,今年以來,多地銀行已陸續行動,向車貸亂象亮劍。今年4月,部分銀行收緊提前還款政策,將免違約金提前還款的門檻從“貸5滿2”提高至“貸5滿3”;6月初,新浪金融研究院咨詢了北京地區多家大行,部分工作人員明確表示當地確已暫停“高息高返”業務。
監管層與行業協會形成治理合力
為汽車金融戴上“合規緊箍咒”
在金融機構主動規范業務的同時,一場自上而下的監管風暴也正席卷汽車消費金融業務市場。
今年1月,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重慶監管局發布《關于進一步規范汽車金融業務促進汽車消費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要求相關金融機構推進汽車貸款業務“高息高返”整改,對照行業自律要求全面清理存量業務。
《通知》提到,相關金融機構應當嚴格貸款定價管理,不得以貸收費;不得向消費者轉嫁經營成本;不得通過高返傭引導經銷商向消費者強制搭售、選擇性推介金融產品或服務;不得侵害消費者知情權與自主選擇權;及時修訂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條款,在合同中以足以引起消費者注意的方式,提示關注服務內容、價格、雙方權責等重要信息。
政策信號也傳導至地方層面。多地行業協會相繼出臺了關于汽車消費金融業務的自律公約,從行業層面搭建規范框架。
四川省銀行業協會發布的《四川銀行業信用卡汽車分期付款業務和汽車消費貸款業務自律公約》提出,在川銀行業金融機構要優化與汽車經銷商合作模式,降低對客實際利率、合理確定傭金比率,嚴格遵守行業自律要求,不得以高額返傭等不正當競爭手段搶占市場份額,真正通過提升自身服務質量來增強市場競爭力。
開封市銀行業協會則提出“三個杜絕”:杜絕汽車經銷商向客戶推介高傭金汽車金融產品,杜絕經銷商誘導消費者提前歸還貸款,以及杜絕經銷商扭曲消費者真實貸款意愿。
信陽市銀行業協會專職副會長在《信陽市汽車消費金融業務自律公約》說明會上強調,各機構應凝聚共識,主動作為,以公約為行為指南,共同維護市場秩序,營造一個公平、公正、透明的汽車消費金融市場環境。
素喜智研高級研究員蘇筱芮指出,長期看,長期來看,在擺脫“高息高返”等惡性競爭后,銀行將更聚焦市場實際需求及經銷商服務質效,轉向精耕產品與服務。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郵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