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A股市場在多重因素支撐下持續走強,受到投資者密切關注。
近期,陜西、云南等省份的多家農商行發布明確信用卡資金用途相關公告,嚴禁信用卡資金用于投資股票等。以渭濱農商銀行公告為例,其中提醒,“信用卡資金不得用于投資理財領域,如購買股票、基金、期貨、理財產品、虛擬幣、投資性貴金屬、股權投資及其他權益性投資等”。
事實上,自去年10月以來,數十家銀行發布了嚴禁信用卡資金流入股市的公開聲明,其中包括國有大行、股份行以及地方性銀行。而在強監管背景下,已有銀行因信用卡資金被用于購買股票等原因收到罰單。
陜西等地銀行發文明確,
嚴禁信用卡資金用于投資股票
近日,陜西、云南等省份的多家農商行發布關于進一步明確信用卡資金用途的相關公告。
以渭濱農商銀行公告為例,其中提出,為營造依法合規的信用卡使用環境,保障您信用卡資金安全,根據國家法律法規和監管要求,特對信用卡資金(包含信用卡消費資金及各類分期資金)用途進一步明確。
來源:渭濱農商銀行微信公眾號
上述公告共計明確九項要求,其中一項為“信用卡資金不得用于投資理財領域,如購買股票、基金、期貨、理財產品、虛擬幣、投資性貴金屬、股權投資及其他權益性投資等”。
來源:渭濱農商銀行微信公眾號
與此同時,公告還提醒持卡人,請使用本人賬戶按賬單金額或透支金額還款,避免將大額資金存入信用卡賬戶,引發超額還款產生溢繳款,進而可能影響信用卡的正常使用。
事實上,早在今年8月1日,陜西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便發布了《關于進一步明確信用卡資金用途的公告》,明確上述9項要求,隨后,西安銀行(600928)、鳳翔農商行、渭濱農商行等多家陜西地區銀行陸續跟進,發布相關公告。
來源:陜西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官網
此外,陜西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提醒,若信用卡資金用于以上或其他非消費領域,則有可能交易失敗。對于持卡人違規用卡、出現監管機構規定或我行(社)認定的風險特征的,我行(社)將對信用卡賬戶采取包括但不限于警示提醒、提前終止分期、降額、限制交易、止付等風險管控措施。為保證您的正常用卡,請妥善保管與信用卡交易用途相符的有效交易憑證,以備核查。
除了上述地區農商銀行外,云南河口農商銀行亦發布了關于進一步規范信用卡用卡的公告,其中明確,個人信用卡只能用于消費領域,不得用于生產經營(鄉村振興卡除外)、固定資產投資、證券市場、投資理財等非消費領域和其他違法違規用途,該公告針對的對象為云南省農村信用社金碧貸記卡持卡人。
圍堵“貸款炒股”,
銀行曾提示違規將收回貸款
事實上,自去年10月以來,已有數十家銀行發布嚴禁信用卡資金流入股市的公開聲明,其中包括國有大行、股份行以及地方性銀行。
比如,農業銀行信用卡中心在今年5月發文提醒,根據監管規定,信用卡資金不得用于償還貸款、投資(包括但不限于紙黃金、黃金金條等投資性貴金屬、股票、期貨、理財、基金、有現金價值的人身保險)等領域,嚴禁流入政策限制或者禁止性領域。
與此同時,建設銀行5月也發文提醒,根據監管規定,信用卡資金應當用于消費領域,不得用于購房、生產經營、償還貸款、投資(包括但不限于黃金等投資性貴金屬、股票、基金等)等領域,嚴禁流入政策限制或者禁止性領域。
除了大行,興業銀行(601166)、廣發銀行等多家股份行也曾發布公告表示,明確禁止信用卡資金流向黃金、股票等投資領域,違者將面臨管控措施。
而在去年10月,已有多家中小銀行發文明確相關禁令,比如,閩清農信聯社去年10月9日發文嚴禁信貸資金入市,“近期股市回暖勢頭強勁,但務必牢記:不得將信貸資金流入股市、債券、期貨及理財市場,一經發現將按合同約定提前收回貸款”。
此外,福清匯通農商銀行去年在官方微信公眾號發布了嚴禁信貸資金流入股市等領域的聲明;武平杭興村鎮銀行亦發布了嚴禁信貸資金違規流入房市、股市等領域的公告。除此之外,興文農商銀行、沛縣農商銀行、澧縣農商銀行等在內的數十家中小行均發布了相關公告。
不過,除了銀行,廣州市小額貸款行業協會也曾在去年10月發布風險提示函,要求“小額貸款公司貸款不得用于以下事項:股票、金融衍生品等投資用途,規范經營行為,高度關注當事人的借款用途和資金流向,嚴禁相關資金違規流入股市等領域”。
除了上述農商行,近期亦有銀行宣布將信用卡預借現金轉賬業務納入資金受控金額。
民生銀行信用卡中心今年8月5日發布公告稱,為營造良好的信用卡使用環境,倡導合規用卡,根據信用卡資金用途管理要求,該行將于2025年9月18日起,將信用卡預借現金轉賬業務納入該行信用卡資金受控金額,對該受控金額進行資金用途管理。
信用卡二季度再少1200萬張,
相關業務呈“減量提質”態勢
近年來,監管部門對銀行信用卡資金用途的管理力度持續收緊。
早在2022年7月,中國人民銀行、原銀保監會便發布了《關于進一步促進信用卡業務規范健康發展的通知》,其中提及,信用卡資金不得用于償還貸款、投資等領域,嚴禁流入政策限制或者禁止性領域。
同時要求,銀行業金融機構、收單機構、清算機構應當建立健全對套現、盜刷等異常用卡行為和非法資金交易的監測分析和攔截機制,對可疑信用卡、可疑交易依法采取管控措施,持續有效防控套現、欺詐風險,防范信用卡被用于違法犯罪活動。
強監管背景下,已有多家銀行因違反信用卡業務相關規定受罰。比如,今年,建設銀行(601939)玉樹支行近期因信用卡資金被用于申購基金、信用卡資金被用于購買股票等原因被罰20萬元;中國銀行(601988)長沙市天心支行因信用卡業務管控不到位被罰40萬元;浙商銀行因信用卡業務不審慎等多項事由,被罰超千萬元。
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首席專家、主任曾剛表示,2025年以來,我國信用卡業務呈現明顯的“減量提質”態勢。
今年8月15日,央行發布的《2025年第二季度支付體系運行總體情況》顯示,截至二季度末,全國共開立信用卡和借貸合一卡7.15億張,相比于2024年末的7.27億張減少1200萬張。
“市場已從快速擴張階段轉入存量競爭時代,結構性矛盾日益凸顯,信用卡授信使用率和用戶活躍度均有所下滑。”曾剛表示,面對此轉變,銀行信用卡業務已不再單純追求發卡量增長,而是更注重用戶生命周期價值挖掘與客戶體驗升級。
談及未來,曾剛指出,信用卡業務正經歷從規模擴張到價值創造的深刻變革,行業未來將朝著場景多元化、數字化智能化、生態化協同三大方向發展,特別是圍繞國家擴內需戰略,挖掘下沉市場潛力,創新消費金融模式,以信用賦能促進消費升級,實現從粗放式增長向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性轉型。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郵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最新評論